消费者真香,竞争对手痛苦——9.98万的秦PLUS DM-i动了谁的奶酪?-全球看点

  • 2023-02-19 09:54:59
  • 来源:懂车帝

2023年的新能源市场,变得异常焦虑,1月份特斯拉率先开启降价大潮,之后AITO问界和小鹏主动降价,蔚来、极氪等品牌也开始在暗处优惠,也导致以智己LS7为代表的部分车企上市就给出劲爆指导价,纯电车开始了新一轮内卷模式。

本以为这个现象只聚焦于纯电动车,没想到2023款秦PLUS DM-i(图片|配置|询价)将起售价降至10万元内,更是让不少车企呼喊:太狠了!


(资料图)

市场反馈也能很好说明问题,2023款秦PLUS DM-i冠军版在短短1周,订单就突破几万,成为目前10万元的王炸产品,今天就聊聊此次降价的影响。

A级车市场的格局

首先,秦PLUS DM-i是一款A级车,2022年中国A级车销量566万,占据整个乘用车市场的的1/4,且相比21年销量增长4.5%,并没有受到消费升级的影响。在A级车市场中,依然是传统燃油车占据优势地位,这一点和20万以上高端市场或6万以下低端市场截然不同。2022年A级新能源渗透率仅为18.1%,低于A00(100%)、A0(49%)、B(26.15%)轿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,其核心逻辑就是A级车用户更追求面面俱到,一辆车不但要满足日常通勤还必须有大空间、便利性等体现在性价比方面的需求,而电动车受到三电领域高昂成本限制,很难用6万元BOM成本做出一辆指导价在10万元的纯电动车,混动车也因为系统结构的复杂性,BOM成本高于6万元,市场上10万元以内的纯电动车几乎都是小型车,10万元以内混动车只有五菱星辰混动版。而A级纯电动车和混动车普遍价格在15万左右,相比10万元燃油车竞争力不强。

如果有一款10万元的插电式混动车,可油可电,质量可靠,使用成本低,很可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,相信秦PLUS DM-i此次降价就是这个切入点。

秦PLUS DM-i降价的影响

2023款秦PLUS DM-i冠军版起售价降至9.98万,其对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,甚至比特斯拉降价的影响还要深远。

秦PLUS DM-i冠军版并不是车企常用的减配降价,而是增配降价,比如小屏幕仪表盘变成大屏幕,座椅换成打孔座椅,新增外观内饰颜色,实现NFC钥匙。起售价低到9.98万,和同级别合资油车同价,10万元真正做到了油电同价。

对传统A级哪些燃油车有影响?

目前A级燃油车主流产品依然是合资品牌的天下,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,前五名分别是轩逸、朗逸、卡罗拉、速腾、宝来,它们的主力价格带都在10万元上下,其搭载的都是合资车企比较入门的动力,轩逸的1.6L+CVT、大众的1.2T/1.4T/1.6L+DCT、卡罗拉的1.2T/1.5L+CVT,在目前看都不是行业一流的动力总成,这些动力总成核心就是皮实耐用,省油省心,也正好切入了买10万元A级车消费者的需求。

此次秦PLUS DM-i冠军版入门价格9.98万元,配置和同级别德系日系主力产品类似,但提供了更高规格动力总成,算是降维打击,让很多传统燃油车目标消费者转入到混动阵营。

对A级其他混动车型的影响?

相比对传统合资车企燃油车的影响,此次降价对丰田、本田、日产的HEV车型,以及国内其他自主品牌混动的打击更加明显。

目前日系混动的口碑依然不错,丰田THS双擎、本田i-MMD、日产e-power的HEV车型动力水平不算差,甚至真实油耗表现比比亚迪略好,比其他自主品牌混动更好一些。但是,丰田、本田、日产混动相比旗下同级别燃油车普遍贵2万,指导价普遍在13万左右,而且是不插电的HEV版。比亚迪秦PLUS DM-i是插电式混动,有着日系混动的优点,还具备短途EV出行的能力,这是日系混动无法达到的。

不过综合来说,日系混动的口碑还是不错的,终端消费者对日系混动在油耗、可靠性、安全上比较放心,秦的降价对其有影响,但是日系混动依然有着基本盘,我预计丰田、本田、日产的混动会感受到压力,通过进一步降价来维持销量。

秦PLUS DM-i降价对其他自主品牌混动的打击就非常精准了。

10-15万自主品牌A级的HEV车型有广汽传祺影豹(12.8万)和奕炫MAX(13.79万),这两款车型相比同级别的日系HEV,配置上有一定优势,但是相比比亚迪秦PLUS DM-i,在账面参数上没有优势,HEV版本不可以插电,馈电油耗也一般,价格上更是毫无竞争力。

广汽传祺影豹和奕炫MAX

在这个级别,唯一能和秦PLUS DM-i扳手腕的是吉利帝豪L HiP,它们级别定位差不多,帝豪L HiP和比亚迪秦DM-I 打了差异化竞争,更接近秦PLUS DM-I 120km版本。帝豪L HiP三电系统的规格更高,尤其这套3挡DHT,能够充分压榨动力总成性能,比如最高车速能达到230km/h,0-100km/h加速只要6.9s,WLTC油耗估计和比亚迪秦PLUS DM-i差不多。不过也受制于三档DHT,电机和变速箱无法充分解耦,纯电模式下电耗14kWh/100km,高于比亚迪秦PLUS DM-i的11.7kWh/100km。在帝豪L HiP不降价的情况下,其相比秦PLUS DM-i 55km版本贵了3万,相比秦PLUS DM-i 120km版本也贵了几千元,如今品牌力也不如比亚迪,竞争力确实一般。如果帝豪L HiP终端优惠给到1.5万以上,我觉得它是可以和秦PLUS DM-i抗衡的,关键问题在于它是否有空间和魄力降价呢?

吉利帝豪L HiP

小结

目前A级PHEV车型是一个风口,据我所知,长安今年会推出UNI-V iDD版本,其他几个自主品牌也在布局A级PHEV,直接对标秦PLUS DM-i,企图从比亚迪中争夺市场份额,而这次秦PLUS DM-i率先降价则是给众多车企“当头一棒”。

可以预计,比亚迪秦PLUS DM-i这波降价,会侵占A级燃油车的生存空间,以德系日系为代表的车型销量呈现下滑趋势,自主品牌的A级PHEV车型将举步维艰。

关键词: 比亚迪秦 为代表的 举步维艰

Copyright@  2015-2022 华南包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粤ICP备18025786号-52   联系邮箱:295 911 578@qq.com